冬雪化尽,春天悄悄地来到了。眼看着草儿慢慢发出了芽,树也绿了,花儿也都开放了。看着天地间的一片春意,阿狸的心思也开始蠢蠢欲动了。
这日阿狸正行在庄子里,旁边飞来几只蝴蝶,一直在树下花丛里飞舞,她一时心动,便拿出扇子来捕捉,谁知那蝴蝶飞得轻盈,任她上蹿下跳,只是一只也捉到。心中不免烦燥起来。
这时远远地地看到朱高煦苏樱来到了农庄,身后只有枚青王斌两人。
阿狸大喜,忙迎了上去,道:“你们可来了,我要闷死了呢。”
苏樱笑道:“看你玩得浑身汗津津,还闷死了?”说着掏出手绢来给她擦去额上的汗珠。朱高煦四下望去,道:“怎么就你一人?阿青呢?”
阿狸道:“阿青被妖精抓走了。”
朱高煦与她相处时间久了,两人经常开玩笑,那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也是民间广为流传,是以大家都颇为熟悉。
听阿狸如此说,朱高煦便笑道:“是哪里来的妖精这么胆大,敢到我汉王的地盘来抓人?告诉我带上几万人杀到它的山头去,把它活捉来砍了!”
阿狸倒很是配合,嘻嘻笑道:“好,下次妖精再来的时候,我告诉它们有本事直接找汉王殿下去,不要再打小丫头的主意。”
他们两个一唱一和,苏樱不禁摇头,戳了阿狸的脑门一下,道:“平常他一个人总是玩不起来,这下可好,自从你过来,你们两人成搭档了,现在连妖精都出来了。”
阿狸笑道:“姐姐这是吃我的醋么?”朱高煦哈哈大笑。苏樱在阿狸脸上拧了下,道:“就你不省心。”又道“阿狸,过几天我们要出去些日子,估计时间不短,怕有数十天的功夫。”阿狸道:“你们?汉王殿下和你吗?”苏樱点点头。
阿狸奇怪了,对朱高煦道:“你不是不能离开封地吗?你要奉旨外出?”
朱高煦嘿嘿一笑,道:“实话告诉你,我是偷偷溜出去的,就是过来问问你,要不要跟我们一起?”
阿狸斜了他一眼,竟敢偷偷去到封地之外?胆子倒不小!哼道:“你们要去什么地方?”
苏樱抿嘴笑了:“殿下想去趟苏州。”
阿狸吃了一惊,道:“苏州?那岂不是离南京很近了?你不怕、不怕皇上知道了?”
朱高煦笑道:“皇上现在北京呢,没空管我。你只说要不要一起去吧。”
阿狸心下思量,天天在这个农庄倒也无趣,只是跟着他出去,万一遇到朱高燨与朱瞻基怎么办?
朱高煦好像看透了她的心思,笑道:“我是偷偷出去的,自然不会四处招摇。不是阿樱老说你闷,我才懒得带你。”又转道对苏樱道:“她是怕我们把她送到流萤山庄呢。”
阿狸瞪了苏樱一眼,心里想她定是把自己的事情告诉了朱高煦,朱高煦便拿来取笑于她。
苏樱装作没有看到,对着朱高煦点头道:“我也这么想。既然如此,我们还是算了吧,我还一直担心带着她路上别出什么事情了,你也知道她是个不省心的。”
阿狸揪了揪额前的头发,皱眉道:“我倒是想去,只是跟着你出去,万一让人逮住了怎么办?你们无旨外出私离封地,被逮到是杀头的罪。你的父皇自然不会那么对你,可是跟着你的人不是无辜遭殃了吗?我一个好人,如果被你牵连送了命,岂不冤死了呢?”
朱高煦眼珠转了转,道:“是啊,那你可要好好想一想了。南京是太子的地盘,如果被逮住了,我就拿你作人质,我就不信老四和我大侄子不来救你。你倒是我们的救命符呢。”
苏樱拍手道:“啊呀,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层呢?还是殿下想得透彻。这丫头必要的时候真可以作我们的救命符。”
阿狸狠狠地瞪了两人一眼,道:“现在总算知道什么是狼,什么是狈了!”
苏樱莞尔一笑,忙收起戏谑,拉着阿狸道:“好了好了不逗你了。我们既然敢出去,也是有准备的。只是去见个朋友就回来。你在农庄也这么久了,想不想出去透透风?”
阿狸看看他二人,疑惑道:“朋友,是不是张大哥?”
朱高煦笑道:“你倒是惦记着他。只是可惜你张大哥前些日子又去安南了。那里又出了些乱子来,别人镇压不住,皇上只好又把他派去了。”
阿狸便道:“这个越南就是头犟驴,不打就不行,要打就往死里揍他们一顿。”朱高煦奇道:“什么越南?我记得你以前也这么说过这越南,那安南也叫越南么?”
阿狸笑道:“舌头打架,说错了,是安南。”忙又问道:“那你去苏州见哪个朋友呢?”
朱高煦道:“这个暂时不能告诉你。”阿狸撇撇嘴,道:“有什么希奇啊,我还不问呢。”朱高煦道:“不问最好。你倒是去也不去?痛快点!”
阿狸忙道:“去!当然去了!烟花三月下扬州,我们便来个下苏州,一样花花世界,朗朗乾坤!不能辜负了良辰美景!”
这时阿青蹦蹦跳跳地进来,朱高煦一见她便笑道:“哟,这妖精心肠倒好,没有吃了你,还把你放回来了?”
阿狸笑道:“想来今日斋戒,妖精吃素,所以留她一命。”
几日后,朱高煦带着苏樱阿狸阿青,并枚青王斌等几个贴身侍卫,悄悄地离了乐安,往南方而去。为避免麻烦,阿狸阿青依然男子装束,一路上阿狸阿青就象两只小鸟,叽叽喳喳,闹个不停,阿青说阿狸的小红马跑得快,很是羡慕,朱高煦便说回去了也送她一匹好马,阿青喜得眉开眼笑。
越往南来沿途景色越发秀丽,慢慢山清水秀起来,路边青竹郁郁,林间小溪潺潺,天气也慢慢热气来。
这一日行至南昌郊外,在一片树林之外,远远地看到一股炊烟升起。阿狸道:“那里必有歇脚之处,我们且去看看。”朱高煦却微微一笑,带着众人打马前去。
待到了炊烟之处,只见一个草庐,里面石制桌椅一应俱全,却见一位四十多岁左右的长者独坐在庐内饮茶,旁边有一位头发雪白的老者却在旁边烧水泡茶。
那喝茶的长者听得马蹄声,却如没有听到一般,就连那个烧火的老者也只是看了他们一眼,依然作着他自己手中的活计,并没有答理他们。
阿狸正奇怪间,却见朱高煦翻身下马,冲着长者长揖一礼道:“十七王叔,小侄高煦有礼了。”
阿狸大吃一惊,十七王叔?他难道就是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宁王朱权?她看看苏樱,苏樱冲她点点头。阿狸看了看那个长者,这宁王看起来也只四十左右,神情清俊,举止不俗。与朱高煦站在一处,却仿佛他的兄长一般。想朱高煦呼他作十七王叔,自然是排行十七,朱棣排行老四,兄弟两个排行差这许多,自然岁数也会相差不少。又想起朱高燨与朱瞻基来,这叔侄两个,也正是这样。心里便道想皇家真乱,兄弟叔侄分个不清。又记起姚广孝曾讲过,在朱元璋的儿子中,燕王善战,宁王善谋,两人在军中赫赫有名。朱元璋当皇帝以后,便把这两个儿子派在北边边陲,用以制衡北元。在靖难之时,燕王使诡计夺了宁王的朵颜三卫,迫得宁王跟着他一起参加靖难,燕王朱棣当初答应“事成后分天下”,可是待登基后,却食言,将宁王安置在了南昌,宁王倒也深通“兔死狗烹、鸟尽弓藏”之理,并没有与朱棣计较,安心退到南昌,懒理政事,醉心于山水之间,安安稳稳作他的藩王。
此刻宁王朱权听到朱高煦说话,抬头看看他,笑道:“原来是高煦啊。”他起身来,又看看朱高煦身后的几个人,却不理睬,只是随手一指自己旁边的座位,让朱高煦坐下,他拿起壶来,朱高煦起身到:“不敢劳十七王叔,我自己来吧。”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先秦传说之牙医王太喜 死亡列车行 深火 小警官升职记 大圣,我要嫁给你 我的妹妹是火影 十里凤凰山 灵魔妄想曲 如花美眷一纸流年 我不想当球王 神魔文明 神洲志之行剑录 大秦帝国时代 妖魔风暴 光纹之歌 无间天魔 弥补遗憾:楚滟湫的快穿之旅 江湖略 四条金鱼 灵镜农庄